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373节(1 / 2)





  胤礽得知小十一改旗易帜,从九阿哥党变成小阿哥党之后,不由扶额。

  康熙道:“这小十一,是不是欠收拾?”

  胤礽安抚道:“他还小,随他玩吧。等他过了十岁,就算再怎么乱来,我也能押着他干活。而且,他想和小十二、小十三一起组建阿哥党,未来就和小十二和小十三一起忙碌吧。”

  不说胤祥,胤祹也是个肝帝。

  因为胤祹在九龙夺嫡中是隐形人,后世名声不显,但其实胤祹在康雍乾三朝都被重用。

  在康熙朝时,说起兵权,可能许多人会想到十四阿哥的大将军王。但稍稍对封建军权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其实并无统领军队的权力。而且远征西藏这么重要的事,康熙也不可能让一个从未出征过的阿哥领兵。

  康熙只是让他去镀金,若康熙没死,胤禵回京估计至少是一个郡王起。

  但在康熙晚年,有一个阿哥是真正手握过兵权的,那就是固山贝子胤祹。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下旨,“其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之事著十二阿哥办理”。这个游离于九龙夺嫡之外的皇子,不声不响代替康熙总揽军权,静静等候夺嫡结果。

  雍正朝时,先封胤祹为履郡王,然后一路将其贬到镇国公,可见雍正对这个曾经手握兵权的弟弟的忌惮。

  不过经过几年观察之后,雍正发现这个弟弟确实没有争权夺位的心,在雍正八年,胤祥去世那年,胤祹恢复履郡王的爵位,让其管理宗人府。

  到了乾隆朝,胤祹升为履亲王,宗人府、礼部都归他管,他还要编书、要当军机大臣,一路送走自己所有兄弟,办完所有兄弟的葬礼之后才溘然辞世。

  所以胤祹这个肝帝,不仅能肝,还待机时间超级长。

  胤禌是多想不开,才和肝王之王的胤祹、胤祥组队?

  胤礽都想请康熙给这个小阿哥党们赐名,就叫“肝王党”好了。

  胤禌如此有觉悟,胤礽当然不会辜负弟弟,立刻给胤禌增加了许多功课,以激发弟弟的潜力。

  胤禌和胤祚一样,是他这一世才熟悉的弟弟,他并不知道这两个弟弟有什么能耐。

  那就从这一世中再慢慢了解吧。

  六个阿哥回京,康熙的朝堂立刻被阿哥们管理成铁板一块。

  六个阿哥性格各异,手段也各异,让朝臣们苦不堪言。

  康熙改革币制本来是一件麻烦事,六个阿哥一联手,还有胤礽坐镇,再麻烦的事都能变成小菜一碟。

  铜币的样式没怎么改变,银币和金币都用了最先进的电镀工艺。

  朝中大臣知道银币和金币会“镀金银”的时候,对其嗤之以鼻,觉得伪造货币肯定立刻就会泛滥,皇上马上就会废除新货币。

  因为镀金银这项技术,不用电镀就能实现。否则那些镀金银的佛像是哪来的?

  火镀法自古有之,连乾清宫前面的水缸都镀了金子。镀金银有什么能防伪的?

  他们看到金币和银币的样品时,傻掉了。

  这根本不是镀金银!

  胤礽摊手耸肩,他从来没说过电镀镀的是金银啊。

  金币和银币的内核都是真的金子银子。胤礽知道,在封建社会,货币本身没有一定价值,只靠朝廷自己定价不可能。

  所以他用来聚拢大清国内金银铜财富,和收割海外财富的,根本就不是金币银币。

  他反而要让金币和银币非常有价值,才会让海外的人习惯用大清的金银币。

  用来聚拢金银铜资源的,永远都是纸币,也只能是纸币。

  大清制造的金币和银币,纯度都不低。这样的金币和银币,显然会有点软。

  在金银币的表面,胤礽用几种比较坚硬的金属,用电镀的工艺做成了合金,镀在了金银币的表面,但并没有完全覆盖金银币。

  这些合金的颜色和金银币类似,但一看就知道不是同一种金属。

  金银币的防伪有三处。

  第一处,金银币为机器压制,所以所有花纹都一致,手工制造会有差异;

  第二处,因为是电镀,镀层非常的薄,且非常的光滑均匀,火镀法目前难以达到这一点;

  第三处就在于电镀的金属本身,燃点低、坚硬,用如今传统的方式很难熔炼。

  胤礽相信,如果有人能把这三处都伪造成差不离的样子,其花费绝对远远高于金银币本身所代表的价值。

  特别是那种合金。除了合金的比例是秘密之外,就算合金的比例被泄露出去,他们要去哪搞到发电机?

  之后的纸币,也会用上只能电解出来的荧光染料。

  这种防伪在后世看来肯定什么都不是,但电还没有大规模运用的时候,大清的金银币和纸币用手工完美复制的成本绝对高得让人打消这个念头。

  大清的新钱币若要被大规模造假,得电力革命之后。

  胤礽相信,就算这辈子有自己把发电机提前搞了出来,让科学家们可以顺着已经做出的机械做实验去反推电力定理,让电力革命来得更迅速,但大清也一定会走在电力革命的前列。

  到时候,大清一定有新的防伪方法了。

  钱币的防伪不会止步不前,现在,他只要吓大家们一跳就好了。

  电镀工艺很复杂,至少对胤礽来说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