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303节(1 / 2)





  胤礽道:“此次出访,太医院也会有人一同前往。我让他们与众位先生们住同一艘船。”

  唐甄道:“这样便尽了人事,你不必担忧了,之后有什么都是天命。这群老家伙也早到了看淡生死的年龄。”

  胤礽苦笑。这是说不担心就不担心的吗?

  一群老爷爷见胤礽担忧的模样,都忍不住笑了。

  他们想了无数次这满清太子应该有的样子,即使听了无数太子的离奇传闻,他们也没想到,太子居然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给他们当了这么久的管家。

  怪不得太子违背了顾炎武的理想,顾炎武话里话外还是把太子当弟子,到处为太子找补,认为太子犯错都是别人的错。

  在他们这群人眼中,继承衣钵的弟子,可是比亲儿子还亲。顾炎武和唐甄俨然已经视太子为唯一继承衣钵的弟子了。

  他们虽与太子接触不多,但见唐甄和顾炎武两个意见不同的人都共同在外人面前护着太子,不由心生羡慕。

  不过他们也见到了太子,并不晚。

  为人解惑,不需要多长时间。当年孔子问老子学问,也不过是几日而已。

  黄宗羲对胤礽招了招手。

  胤礽恭敬地走过去之后,他从袖口里拿出一本书塞给胤礽:“待我回来之后,再给你一本书。”

  王夫之也给了胤礽一本书。

  这书是他们根据这些年走遍大清看到的变化,根据在北京大学偷偷混进去听辩论,而写出来的新书,是他们目前所有的心血结晶。

  他们希望此次海外之行,能完善这本书。

  若他们撑不住,在中途去世了,那么就只能寄希望于太子能找人完善这本书了。

  胤礽“泄露”身份之后,还是每日前来拜访,安排他们的生活。

  这几个老头“吃独食”,把胤礽的身份隐藏得严严实实,只以对欣赏的晚辈对待他。

  唐甄也住进了这里,每日都和老头们吵架。

  胤礽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生怕几个老头吵上头,直接脑溢血。

  还好这群人的身体都不错,看上去比五十多岁的人还精神些,没有因为吵架吵出问题。

  终于到了启航的时候。

  此次出使仍旧是大清海军护航,宗室、勋贵、汉臣中都有未出仕的人参加访问团,主事者之一是曹寅的弟弟曹荃。

  曹荃非常紧张,认为自己无法担此重责。

  “只是交流文化而已,你只要铭记太子交给你的四个字,你此行就不会出错。”曹寅鼓励曹荃道,“为国取利。”

  曹荃闭上眼,深呼吸了好几次,睁开眼道:“我记住了。”

  为国取利。

  为大清取利。

  “遇事多询问顾先生。”曹寅又透露了一个消息,“顾亭林先生是太子的两位老师之一,不公布的那位。此次出访,明面上是以你为主,暗地里以顾亭林先生为主,明白了吗?”

  曹荃彻底松了一口气:“明白了明白了。”

  他拍拍胸口。太好了!有人管事就好!他真的不会管事啊!

  第172章 (霸王票加更)

  唐甄和胤礽站在岸上,看着大船缓缓使出港口。

  港口上彩旗挥舞,许多百姓自发地来送行。

  报纸上说了,这群大清不出仕的“隐世”学问人,即将把大清的文化、炎黄的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地。

  从戏文和评书先生口中,老百姓们得知目前还留存的古老文明中,仅有华夏还一直延续。

  古老故事中那些奇异的外国文明,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此刻,古老的华夏文明将离开孕育它的土地,向新生的文明宣告华夏的存在和辉煌。

  虽然老百姓们想不出多有文采的话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但他们肯定是开心的、自豪的。

  唐甄道:“大清确实应该与外国多交流。有比较,老百姓才知道何为炎黄、何为华夏、何为大清。否则他们只会着眼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不会有家、国、人一体的理念。”

  胤礽点头。

  “回去吧,皇上一定很想念你了。”唐甄叹气,“他不只每日为你寄信,还隔三差五给我写信问你的情况,总认为你会报喜不报忧。还有你那大哥,隔三差五都问我要不要过来帮你揍人。直亲王啊……”

  唐甄也顺带教导直亲王,已经较为理解直亲王的脑回路,成为了直亲王认可的老师。

  虽然直亲王自以为和唐甄聊得来,但唐甄实际上每次和直亲王聊天都有些头疼。

  这家伙啊,还好有太子压着护着拘着,否则不知道会做出什么蠢事。

  唐甄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有的人明明有脑子,却不喜欢用呢?

  除了在太子和打仗的事上,直亲王那么大个脑袋就像是装饰品一样。

  胤礽尴尬笑:“在皇父和大哥眼中,我恐怕永远是需要他们护着的小孩,让老师看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