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302节(1 / 2)





  胤禔也想留下,被康熙招呼着几个侍卫架走。

  康熙担心,胤禔留下后会拎着他砂锅大的拳头去暴揍七旬老人,给大清皇室的声誉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害。

  胤礽隐藏身份改头换面留在南京,以曹寅族人的身份和曹寅一起处理“民间访问团”的事。

  在船队出访准备阶段,又有几个老头托顾炎武的关系要插队。

  胤礽一看名单,人都傻了。

  黄宗羲,今年七十九岁。

  王夫之,今年七十岁。

  李颙,今年六十二岁。

  李柏,今年五十九岁。

  李因笃,今年五十七岁……

  好家伙,除了他老师唐甄,清初四大思想启蒙家全来了,著名的明遗民也来了。

  这几人要是在船上出了什么事,清初思想大家怕不是被一网打尽,说不准还有后世人阴谋论说大清朝廷故意害死这些人呢。

  胤礽顿感头疼。

  一个顾炎武老师他还能派人多照顾照顾,这一溜的重要老头,他要不要干脆陪着他们一起出航算了?

  这一溜德高望重的老头堵门,曹寅也头疼万分。

  “交由皇上定夺如何?”曹寅问道。

  胤礽木着脸把一封书信交给曹寅。

  曹寅先略过信纸开头肉麻的部分,然后看向信纸后半截。

  康熙说,去,赶紧让他们去,敲锣打鼓让他们去,并宣扬他们去了。

  这是明遗民开始认可我大清的证明!

  曹寅干笑:“皇上考虑的事与我等不同。”

  皇上只需要下命令。困难?那不是臣子该解决的事吗?

  胤礽叹气:“他们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拒绝他们,我于心不忍。罢了。”

  胤礽问过顾炎武之后,顾炎武同意胤礽向这群老头透露身份。

  “把唐甄叫来。”顾炎武道,“他这个当老师的,此刻不来护着你,去大学和人吵什么架!他还记得他是太子师吗!”

  鉴于顾炎武和唐甄已经完全变成“死对头”,提起对方就是谩骂,胤礽这弟子夹在中间,只能苦笑,不敢说话。

  唐甄很快来到南京,第一件事就是和这群明遗民们吵了一架。

  他们倒不是因为前明和是否出仕的事吵。

  如今康熙有了明君的雏形,胤礽更是有了圣人太子的迹象。后世与唐甄、顾炎武并称启蒙思想四大家的黄宗羲和王夫之都有民贵君轻的思想,都盼着百姓好,自然对康熙和胤礽寄予厚望。

  他们有许多不满的地方,此刻都朝着自诩帝师和太子师的唐甄炮轰。

  论辩论,唐甄怕过谁?

  他连舌战百家都做过,还怕几个老儒?

  几番辩论之下,这些老儒虽仍旧对唐甄横眉竖眼,但说起康熙和太子,都在叹气他们的不容易。

  直到李因笃看到给唐甄添茶送水的胤礽,愣了一下,不确定道:“太子殿下?您是太子殿下!”

  这下轮到胤礽愣住了。

  几人都将视线投向胤礽。

  他们因名声极大,被单独安排了一个院子,派专门的人伺候着。

  而给他们担任主管的人,就是胤礽。所以他们和胤礽打过许多次教导,对这个谦虚热忱的少年人很有好感。

  但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在京中待着,在这里天天伺候他们?!

  唐甄冷哼了一声,道:“你现在才认出他?”

  李因笃苦笑:“之前几日太子殿下我正病着,没见到太子殿下。”

  说完,他就要下跪。

  胤礽忙把李因笃扶住:“先生请不要多礼,我本是隐藏身份来此帮皇父做事,对几位先生已经失礼在先。没想到阔别十年,先生还记得我。”

  李因笃曾经被举荐到京城当官,很快就以赡养母亲为由辞官。

  胤礽那时不过五岁,虽和李因笃有过接触,没想到李因笃还记得他。

  李因笃却苦笑:“草民并非记得十年前的太子。只是太子整顿杭州吏治的时候,草民碰巧在杭州城内。”

  胤礽愣了一下,想起当时痛苦的心境,勉强笑道:“杭州城啊,那我一定吓到先生了。”

  李因笃连忙道:“不不不,太子做得极对!当时杭州城谣言四起,富商为抬粮价,四处宣扬兵祸将起,粮价飙升十数倍!若非太子殿下悄然坐镇杭州城中,暗中指挥海军帮华家运粮,压制住杭州粮价。恐怕杭州定会生灵涂炭!”

  顾炎武看了李因笃一眼,又看向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