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七十八节 上折(1 / 2)

第四百七十八节 上折

古代言情

(祝各位书友龙年快乐龙年吉祥龙马精神)

这次征突厥的大军,斩获颇丰,奖励也多,那些将领也有中饱私囊的,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要是过得去,朝廷也不会追究,所以如果有将领捐钱,肯定会带出一大批,但也容易在军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长孙爱卿,朕觉得这件事情非淮阳王李道玄莫属。”李世民微笑道,眼中却闪过一道精光。

“不错,淮阳王正是军中表率,正适合这么做。”

长孙无忌心中叹息,嘴上却是连连称善。

目前的宗室当中,有一部分年纪老大,封了王之后就在长安城里坐吃等死……嗯,这是比较实际的说法,官面上的话就是荣养。其他够得上封王的都已经就蕃,有的还挂了个刺史的名,但这些人都是知道自己的身份,基本上对所属封地的军政事务不加干涉。而手握重兵的也只有李道玄了,虽然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宗室,可一旦出现什么事情,也同样是最危险的。这些年,李道玄带领兵马东征西挡,立正赫赫战功,虽然还不至于功高震主,可正往这条路上走。李世民这个提议,无疑是要将李道玄架在火上烤一烤,免得他在军中的威信太高了。

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大为满意:“那就这样吧,不过有一件事长孙爱卿一定要记住,这份奏折的来历一字不要透露出去,里面的内容连平阳也不知道。”

“是,皇上,微臣记住了。”

长孙无忌叹服。他知道,李世民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小婉,同时也是告诉他,不用担心得罪人,只要他是忠心于大唐,忠心于皇上,同样会获得保护。

十月二十的朝会,李世民再次嘉奖齐国公长孙无忌,并奖励其五千贯钱,同时也奖励了淮阳王李道玄钱六千贯。长孙无忌当场上表,认为突厥虽然降伏,但西北各地百业待兴,而且春耕即将到来,不仅将五千贯赏钱捐献出来,还另外捐出了两千贯,被李世民大加褒奖。

当时朝堂上立即有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也纷纷捐资……事隔半月,淮阳王上表,不仅将所赏六千贯钱捐献朝廷,而且还另外捐献了四千贯钱。此后数日,长安宗室、大臣,军中诸将都纷纷捐款,月余时间,捐资逾一百五十余万贯。

“皇后,你看看,就说这个夏小婉有主意,如果不那么逼她一下,她怎么肯出力?”李世民在知道了这个数字之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长孙皇后听罢,却没有笑,而是沉吟了片刻之后,向李世民行了一李之后:“皇上,夏小婉不肯轻易出这个主意,也是因为这种方式终究不是正道,可一而不可再。所以她在折中写着不敢居功,只求免祸。而皇上让长孙无忌所传虽然是一句戏言,可自古以来,君无戏言,她岂敢不尊,万忘皇上下不为例”

李世民一听,却是一阵沉默,他在地上来回走了两圈,然后点点头,轻轻叹息一声,道:“皇后说的是,朕这次确实是思虑不周。”

长孙皇后见他并未恼怒,脸上露出大为欣慰的神色:“皇上洞察万里,夏小婉确实有不少的手段,如果让她也开广一下眼界,未必不会想出更好的办法?”

“大唐未始没有女官,既然让她效力,就应该给一个正式的职位,所谓在其位,谋其事。”长孙皇后说道。

“皇后说的事,朕过于拘泥了。”李世民缓缓点头。

张府里,小婉正在张陵的书房里伏案疾书,紫鹃却是在帮着收拾书架。

“夫人,这可是真的圣旨?”紫鹃捧着一个黄包袱皮问道。

“当然是真的,你难道没见过?”小婉问道。

“奴婢可没这个福气。”紫鹃捧着包袱皮说道,那眼神都快成豆鸡眼儿了,想要从里面看出些东西来。

“这个福气……你不是现在有了吗?打开看看吧,别出去乱说就行了。”小婉颇有些不以为然,但在这个时代,某些话说出来就是祸,她倒不介意满足一下紫鹃的好奇心。

“夫人,平阳公主殿下打发人过来接你。”小芬进来禀报。

“哦,你让他们等一下,我还有些东西要写。”小婉点点头。

前些日子出了个赏钱的主意,那也是被李世民那句话给憋出来的,李世民给她的要求很直截了当,就要是钱……或者再具体点说,就是找一个能够在不增加税收的情况下增加国库收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