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48.喵嘞个咪(2 / 2)


虽然是群像剧,虽然没有特意描写帅哥美女,虽然没有开挂的身手,但读者们却觉得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

就像萧悦在直播中说的,文物刚进城,日军就开始轰炸。读者们看着文字,简直恨不得冲进书本中,和那些顶着炮火逃离的故宫人一起,将那些国宝扛出火海中。

一次次的玄之又玄的逃离,一次次和损坏擦边而过,这些看起来仿佛都是巧合,仿佛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可这些读者回头检索当初的历史文献,以及看萧悦公布的资料,知道这些“巧合”都是真实的。

“文物有灵”被刷上了脸博热门话题。他们都讨论着这些古物神奇的地方,并且期盼,文物再次有灵,再次归来。

……

……

“看了酒鬼猫老师的直播,我去搜了一下石鼓的资料。它是最早的石刻文物,上面记载着先秦一段史实,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上面的大篆文字被称作篆书之祖,有极高的书法价值……呜呜呜,我好想看上面写了什么。”

“好像石鼓有拓本,故宫有展览。不过因为那些拓本都是近古的拓本,外星盟不承认。哼哼,不过华盟威胁了一下,他们就承认了。现在是私下不承认(吐舌头.jpg)。”

“雍正款粉彩荷莲玉壶春瓶在华国第一届奥运会期间展览过,现在还有文献资料可以证实,我写论文时看到过它的照片,真的非常漂亮。雍正不愧是公认的审美极高的君王。”

“雍正审美的确不错,乾隆就……故宫的各种釉彩大瓶遗失了,但外星盟还有。据说没有故宫的那个完好精美,但是风格差不多。那个审美啊……那个热闹啊……怪不得近古的华国人嘲笑乾隆是农家乐审美哈哈哈。”

“但是技艺的确很高,据说烧造出来的几率,在概率学上是不可能事件。不知道乾隆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造出这么个热闹大瓶子。雍正积攒的家业都被他败光了。”

“有钱,有权,任性的小乾子(吐舌头.jpg)。”

“我是个俗人,我只对漂亮的文物感兴趣。我看故宫留存的文物照片,那些后妃的首饰好漂亮,流口水。”

“我喜欢那些钟表,真的美极了。我想比着照片找找现在有没有仿制品。故宫文创应该有吧?”

“故宫文创有,就是贵(跪下流泪.jpg)。”

“钱不是问题。”

“拜见土豪。”

“拜见土豪+1。”

……

……

乐正元所策划的方向很正确。在萧悦直播和小说的带动下,华盟开始对故宫遗失的文物感兴趣,顺带也对其他文物感兴趣。

他们开始自发的搜寻那些文物的资料和照片,称赞那些国宝的巧夺天工,称赞老祖宗的智慧,自豪华国曾经有过那么灿烂的瑰宝留存于世,被世人赞扬。

他们了解的越多,称赞的越多,就越发难过那些国宝的遗失。

他们想再看一眼那些国宝,想看着国宝回家,想让那些国宝在各个星系展览,让外星盟的人看看,华盟不是现在才是强国,华夏文明一直都这么厉害。

我们一直都这么厉害。

萧悦的成就值又上升了。这次他乖巧的从最简单的课程学起,终于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初中学业,只剩下高中六年的课程。

按照一个月三十天算,他相当于经过了三十个月,不到三年的学习。对于拥有成人思维,和近古的大学学历的他来说,这时间不算快了。

只是文科方面,他接受的很快。华夏文明一脉相承,文字都是共通的。只是自然科学这一块,他真是学得猫眼发直,愁得浑身猫毛大把大把的掉。

当然,对此萧悦说自己是季节性换毛,和被愁掉的没关系。

我们就姑且信了吧。

又是一个月过去,小说进入尾声,影视计划开启,愚蠢的萧悦终于磕磕绊绊完成了高中学力测试,开启了主线任务。

萧悦觉得,自己苦尽甘来了。

当他看着第一个主线任务,他就懵逼了。

系统:正中华文脉,怎么能不提文字?请成为书法家。

萧悦低头看着自己粉嫩的猫爪子。

书法家?!他这猫爪子要怎么写字?!系统你逗我玩呢!!

直播间的观众们忍不住同时发出了“噗”“哈哈哈哈”“酒鬼猫好萌”“卖萌可耻”的弹幕。

萧悦用猫爪子推了一下眼镜,无视大家的嘲笑,开始直播。

“上一回咱们说到了,敌寇在报纸上发布言论,‘此等宝物,由中国国家或民族保管,最为妥当,诚为当然之事。然现处政局混沌状态中,由最近之日本民族代为致力,以尽保管责任,盖亦数之自然也。’其吞并华国国宝的狼子野心,溢于言表。”

“山海关失守,‘溯当日抢运文物出京工作,其仓皇急遽,如救焚拯溺,呼吸之际,间不容发。’故宫人立下‘人在文物在’的誓言,踏上了漫漫南迁路。”

“这其中有多少夫妻,父子。比如曾经在报纸上和父亲马衡辩论,坚决反对文物南迁的马彦祥,在文物南迁时也主动请命,和父亲一同踏上南迁路。”

“他们的顾虑成真。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占领北平,故宫遭劫,比如故宫中的铜缸、铜灯亭,和元明清三代所造铁炮,都被他们抢走熔化冶炼,制造成兵器,屠杀华国人。”

“南迁的文物在南迁过程中磨难不少。南线的文物前脚从长沙运离,后脚日军开始轰炸长沙;北线的文物刚在郑州车站停下,日军轰炸导致郑州车站燃起熊熊大火,幸亏司机果断发车,载着文物的列车冲出火海。西进的文物在绵阳一座桥上掉落河滩,所幸并未烧毁;又在峨眉遭遇火灾,储藏文物的仓库差点着火……”

“战火的追击、生活的困苦、道路的艰难,别人为故宫人创下的壮举唏嘘,故宫人却平静的将其归结于文物有灵。”

“就像是石鼓在山崖翻车,本以为会坠落陡崖时,居然神奇的在翻车前一刻从车上落在了地上,汽车坠毁,石鼓丝毫无损。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这样说来,的确是文物有灵。”

“但比起文物有灵这种玄之又玄的说法,故宫人的决断和小心翼翼才是保全这批文物的最重要的原因。”

“此次直播,我将讲解故宫人在文物南迁时所采取的保全文物的一系列方法。这些方法,或许在今日也能被借鉴。”

“其中最重要的,一是严密的文物典守制度,二是巧妙的文物装箱方法。”

……

……

萧悦开始直播的时候,平日吊儿郎当的气场好似瞬间从小小的猫咪身躯中抽离,即使他还是一只直立行走的,头戴眼镜,看上去有一点滑稽的毛绒绒的小猫,但观众们很少再为他那滑稽娇小的身影吸引,而是沉浸在他所讲述的内容中。

萧悦的语气没有慷慨激昂,没有明显的抑扬顿挫。他的声音很平静,他只是普通的叙述一段历史。可观众们听着他那平静的语气,却能感觉到他的悲伤,他的自豪。

萧悦的感情就好像是已经快溢出瓶子的水,即使瓶口水面平静,但是水仍旧缓慢的自己慢慢溢出,控制不住。

故宫人在得知萧悦直播的时候,都第一时间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开始观看直播。实在是没有办法抽出空的,就只能等着之后视频放出了。

他们在看到萧悦描述的文物典守制度的时候,心里惊讶又自豪。

惊讶的是,这种制度,在现在博物馆中也在使用。

自豪的也是,这种制度,在现在博物馆中也在使用。只是从手工登记变成了机器登记。

这都多少年了?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视。

从这其中,也可看出故宫人对此次文物南迁的重视。他们的登记可不是简简单单一件一件的登记,而是详细到了每个部件。

比如一件清宫的自鸣钟,自鸣钟的每一个部件,都会进行详细登记,有些文物的登记多达上百条。

若不是故宫人这等精益求精,那些文物怎可能完好无损?

而文物装箱,也让当代文博工作者受益匪浅。

大概是因为现在的科技太发达了,他们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么在运输途中保护的文物。

萧悦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还是石鼓。

石鼓的价值在于它表面的石皮。若是石皮脱落,石鼓就没了文物价值。而这石皮经过风化,比绢布纸张还要脆弱。稍稍一震动,可能就会脱落。

装箱石鼓的为后来跟随南迁一部分文物去了台湾的庄严先生。庄严先生向北平琉璃厂达古斋的主人霍宝禄取经,在石鼓装箱前用薄软的绵纸浸湿水后,一点一点塞进石鼓裂缝中,然后再用湿软的绵纸一层一层包裹石鼓,再进行装箱。

第二个例子是雍正款粉彩荷莲玉壶春瓶。雍正款粉彩荷莲玉壶春瓶不说其彩瓷工艺,其瓷瓶表面的荷莲图,就是一副艺术价值极高的国画。彩瓷在雍正年间,技术和艺术都达到了一个顶峰,而粉彩荷莲玉壶春瓶则是代表雍正时期彩绘瓷器最高水平的作品,是公认的华国古代艺术价值最高的瓷器,

与其相对的,清造瓷器中还有一个瓷瓶堪称华国古代烧造技术巅峰的瓷瓶,那就是雍正儿子乾隆帝烧造的各种釉彩大瓶,俗称瓷母。

瓷器脆弱这个大家都知道,故宫人在装箱时也十分为难。后来他们是打开了故宫瓷器仓库,学习古人装运瓷器的方法,用稻草、棉花等材料,每个样式的瓷器,用不同的装箱方式,将其装箱运输。

观众们看着,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有些了解文物的观众,在弹幕和留言中科普,现在运送和包护文物的时候,也是用的这种方法。顶多天然的绵纸稻草,换做类似的东西。其内涵是一样的。

这些包护文物的独特方法,在中古时期的故宫人那里就开始了,而中古时期的故宫人,又是从远古时期的老祖宗那里学到的。

代代相传,代代相承。

这就是传承。即使没有故意去传授,但我们仍旧将其传承下来。

萧悦说的是过去,观众们看到的是现在,是现在华盟文明的源远流长。

讲完这些之后,萧悦又讲了这批文物的结局。

日寇投降仪式在故宫太和殿广场上举行,这是太和殿广场最后一次用于仪式。

次日,故宫人将文物分批运回故宫,并且,在故宫唱响了《故宫守护队队歌》。

“有些故宫人,在文物南迁时于道路中长眠,践行了自己保护文物的誓言;有的故宫人,在果党撤离台湾的时候跟随部分文物前往台湾,在海峡对岸,顶着台湾人对大陆人的骂名,继续兢兢业业守护自己的誓言。”

“即使分割两岸,故宫文物总归是在华夏大地上,总归是会聚集在一起。”

“亿万斯品,罗列靡遗。靡遗既是没有遗漏,就是完璧归乡。我们期盼着故宫文物再次回归家乡。”

“华夏人所在的地方,便是华夏大地,便是这批文物的家乡。”

……

……

萧悦结束了这次直播,也结束了故宫南迁文物相关的直播。他还有许多故事没有讲,比如故宫人在沿途的牺牲;比如其他民众,例如乐山人民自发保护国宝;比如故宫文物在南迁途中,还多次进行展览,向众人展示华国国宝的流光溢彩……这些就在小说中慢慢讲述了。

他离开了光网,趴在窗台上,猫尾巴绕到爪子前,猫脑袋仰头看向窗外鸟语花香。

作为一个古人,来到未来真是太好了。他亲眼看到了,千百年后的华夏文明,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这个星系是科学的星系,猫变成人这种……一看就是魔幻系的,不是一个系统。乐正元很怀疑,古地球居然还有妖精这种不科学的存在。

这么想起来,萧悦必须跳跃到这个时代,完成一个这么难的任务才能活下去,似乎也能理解了。

画风不对,怎么共存?非得付出点大代价,得到些大功绩才成。

外界舆论还在吵闹乐正家的灭门惨案,乐正元这个当事人则开始做违法弄身份的事,焦头烂额连空虚迷茫都感觉不到了。

果然家里还有个人……有只猫需要操心,乐正小总裁也不能这么轻易的放弃人生。

他有什么事,这只蠢猫怎么办?

乐正元突然觉得,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意义……才有鬼了。

第一次做违反乱纪的事的乐正元心急火燎的满嘴起泡,被媒体拍摄了,又写出了多少感人的新闻。

真是开头一张图,新闻全靠编。

萧悦看到这一则新闻的时候,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饲主遇到这么大的打击,自己心态还没调整好,自己还要去麻烦他,真的很不好意思。

萧悦去找乐正元,说可以先忙完他的事,心情好些了再忙自己的事。

乐正元嫌弃道:“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清楚,倒是你,查了这么久的资料,怎么还没见你动笔?进虚拟空间,你的猫形态应该不影响你打字吧?”

萧悦老老实实道:【进光网虚拟世界,我也只能用猫形态,不过光网中有很多便利的功能,可以让我打字速度加快,和我还是人的时候用键盘时速差不多吧,两三千字还是可以的。只是我有点犹豫大纲怎么写。你帮我看看?】

乐正元点开萧悦发来的资料,上面有两个大纲。

一个是现在流行的,主角队伍开挂的大纲。主角队伍每个人都身手不凡,还有各式各样神奇的本事,长相也都是俊男美女。他们护送着文物长途跋涉,遇到敌寇轰炸、土匪抢劫、官兵为难、无知老百姓哄抢,也有人付出了宝贝的性命,并在其中发展出可歌可泣的感情。

从大纲上来看,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说。

第二个大纲则是分成三个主角团,更像是群像剧。里面的剧情冲突不在于主角个人所遭遇的苦难,而是大时代的困难。领导层为了向国民政府争取运输文物的唇枪舌战,护卫文物运输的士兵们的英勇,文物保护者一边被骂“逃跑者”一边艰难跋涉的艰辛……这里面没有多少俊男美女,三个队伍带队的都是老专家老学者,也没有多少爱情故事,老学者们大多拖儿带女。

这更像是一本纪实文学,对于许多青少年而言,估计可读性不高。

不过乐正元还是选择了第二个。

“如果单纯从受欢迎来说,第一个肯定人气更高。但要赚成就值的换,还是第二个。”乐正元道,“你是为了科普,不是为了赚钱。写小说只是科普的一种手段。因此你只能合理想象扩充,不能对史实有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