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章(1 / 2)





  跟随世家的人惯爱捧高踩低,谢梁性子又温吞,多次被欺负,那次狩猎场上便是。

  不过若他跟随的是司马骁大哥,也不会遭遇这些了。司马骁的为人处世比起他大哥还是差太多了。

  因遭遇了这些,又自觉跟随司马家没什么前途,当谢梁向家中直言要辞去司马家属官之位,安心备考科举之事,谢寰便同意了。

  不过谢寰道谢梁学问火候还不够,不足以与天下读书人比拼,让他放弃了此次科举,在家安心做学问,待三年后再战考场。

  谢寰两个儿子,长子谢淳弃儒学玄,颇受王家欣赏,其仪容谈吐,已在世家年轻一辈圈子中小有名气;次子谢梁专心儒学,走科举晋升。

  对一个家族而言,这就是双保险了。

  谢淳深呼吸了一下,压抑住心中忐忑,走向父亲书房。

  谢寰此刻正在房中看书,看的不是老庄,是《论语》。

  谢寰早已将《论语》熟背于心,但每次看《论语》,他都有不同的感悟。圣人之言,如同取之不尽的宝库,究其一生,也不一定能穷尽其中道理。

  谢寰一直和世家贵族圈子格格不入。他从来不像大部分“名士”那样,露出胸膛。谢寰的衣服永远都是那么齐整,发冠永远都戴的那么正,他严格按照儒家的礼仪来约束自己,被人戏称为“朽木”。

  他不与人清谈,不求神,不拜佛,不见方士,言修行在于持身以正,因从自身入手。

  谢淳“叛逆”,旁人曾经像是看好戏似的,想看父子成仇。但谢寰默许了。那些人又笑话,谢寰自己拉不下面子,就让儿子改。

  谢寰无论听到什么,都是毫无所动,仍旧过着他的一成不变的生活。

  “你回来了。”谢寰放下手中书本,道:“你这样子,是有事要与为父谈?”

  谢淳撩起袍子,跪在地下。此时的他,半点没有外面世家常见的那副风流洒脱名士之风的少年郎的模样,他的神情很严肃,与谢寰如出一辙。

  “儿子不孝。”谢淳磕头。

  谢寰没有回答,示意谢淳继续说。

  谢淳磕了头后,道:“儿子已经参加乡试。”

  谢寰似乎并不惊讶,他问道:“名次如何?”

  谢淳道:“第十一。”

  谢寰道:“你想科举?”

  谢淳再次磕头,道:“是。”

  谢寰道:“你不想当名士?”

  谢淳沉默了一会儿,半晌道:“是。”

  谢寰拿起《论语》,一边看书一边随意道:“那就去吧。以你学问,未到经魁,应是生疏了。既然决定,就潜心备考吧。”

  谢淳道:“儿子想辞去王家属官……”

  谢寰视线落在书上,头也不抬道:“你自己决定就好。”

  谢淳松了一口气,磕头离开。

  待谢淳离开之后,谢寰才深深叹了口气。他放下书,道:“累世大儒吗?天师啊天师……”

  谢寰揉了揉眉间,继续看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了。

  他又想起次子秋猎回来,谈及其所受到的折辱,以及天师对他的友好,以及对谢家的评价。

  儒学传家,书香门第,累世大儒……

  罢了罢了,就一条道走到黑吧……谢寰苦笑。

  第102章

  谢淳离开书房的时候, 觉得头有点晕。

  他知道让他改儒为玄, 父亲下了多大的决心。这是关系家族发展的大事。他打乱了计划,违背了父亲的意愿,他还以为自己会遭到家法惩治。甚至父亲会严令禁止他参加明年会试。

  谢淳为了说服父亲,已经想了无数说辞。

  结果这些都白想了。

  因科举考试需要回原籍考,谢淳在王家虽然是属官,但并没有很多事可做。当他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之后, 王家更是对他十分宽和, 几乎像是在拿钱白养他似的。

  属官对于世家而言,也是门客, 也是培养的人才。

  因此谢淳可以借各种事出京“游学”。

  谢淳就是利用这种便利,自己偷偷回乡参加了县试,待县试之后, 又参加了乡试。

  也就是说,当皇帝陛下刚宣布此事的时候, 谢淳就决定了。

  他这之前一直是瞒着自己父亲。谢淳这名字常见, 但他那个族中的谢淳, 就只有他了。谢寰在京中被贵族圈子排挤,但在老家,仍旧是高高在上的重臣。谢淳考试,瞒不过他, 很快就会有人向他道喜。

  谢淳科举,是王甫洮和慕晏出手帮忙遮掩。

  王甫洮自不用说,他是谢淳至交好友。在听谢淳说要走科举之路时, 王甫洮并不意外。他言谢淳高才,虽然以王家人身份,他更愿意谢淳与王家绑在一起。但作为朋友,谢淳如此才华,就该跟天下读书人比一比,在天下读书人中脱颖而出,直接被皇帝选中,名扬天下。

  王甫洮并不知道谢淳修习玄学并非自愿,而是家族要求。因此他自然也不知道谢淳顶着多大压力去选择科举。

  不过谢淳一直以叛逆形象出现,当谢淳说不想让谢寰发现他科举,以免给他打招呼走后门的时候,王甫洮一边叹息谢淳高傲,一边毫不犹豫的帮了谢淳的忙,让王家的人联系他当地官员,道谢淳会参加科举,希望考官不要将此事传出,更不要告知谢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