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1 / 2)





  幸亏有人来了,却是三名年轻御林军。

  “赵将军让我们先给你俩收拾,”那御林军说,“两位公子且先凑合着,宫外敲钟、敲鼓时,就到宏殿去用饭。一日晨、昏二餐。”

  姜恒忙道谢,耿曙便捋起袖子,三两步上了梁开始擦灰,朝姜恒说:“你退远点儿。”

  姜恒看了一会儿,到院里去,耿曙又说:“别退太远!看不见你了。”

  姜恒有点恼火:“那你让我待哪儿?”

  耿曙忽觉好笑,这些日子里,姜恒脖子上就像被他拴了根无形的狗绳般,时时刻刻担心跑丢了去。

  三名御林军士兵外加耿曙,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不可能将殿内收拾完,忙活一下午,只将睡觉的一小块地方收拾出来了,只听不多时敲鼓,耿曙再次道谢,说:“几位大哥先吃饭去罢。”

  士兵们便走了,耿曙领着姜恒,问清路,到宏殿去用昏食。侍人端上食盒,依足古礼,一盒五格,乃是款待舍人之食。姜恒小声告诉耿曙先吃什么,后吃什么,持箸如何注意,耿曙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只点头听了。

  “王上开始吃,咱们才能吃。”姜恒小声说。

  “他要不来,咱们就不用吃了。”耿曙随口道。

  姜恒又小声道:“规矩点儿,他是天子啊。”

  耿曙虽脾气不好,却还是有礼貌的,便安静等着,直到姬珣与赵竭来了,坐定,才道:“用罢。”

  赵竭依旧坐在姬珣身边,打开自己的食盒,整理筷箸。

  姜恒欲言又止,姬珣发现了他的表情,笑了起来,说:“怎么?”

  姜恒摇摇头,答道:“没什么。”

  姜恒想说的是,赵竭是臣,姬珣是天子,不能平起平坐。

  “赵将军如我手足,”姬珣察觉了,解释道,“我也知此举不合礼矩,且当是家宴。”

  “是。”姜恒答道。

  他是发自内心尊敬这位天子的,原因无他,六百年前,乃是姬家统一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天下,号令神州,除去残暴之王,从此百姓们安居乐业,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赵竭看了姜恒一眼,没有作声。

  “姜恒,你见过你小姨么?”姬珣问道。

  姜恒放下餐具,规矩答道:“没有。”

  上一次,他记得提起这个人的,是项州,结果母亲雷霆大怒,将案几扔了出来。

  姬珣笑道:“不必拘束,我看你倒更像你小姨。”

  姜恒“啊”了一声,不知该如何作答,耿曙更无法回答了,姜家的亲戚他一个也不认识。

  “赵将军不能说话,”姬珣说,“却是好人,不必害怕他。”

  赵竭沉默地吃着晚饭,以筷子拨了几下匣中的煮豆。

  姜恒忙道:“没有。”

  赵竭一瞥姜恒。

  姬珣继续吃,姜恒这才又开始吃晚饭。片刻后姬珣再问:“吃得惯么?”

  “惯。”姜恒忙放下餐具道。

  姬珣笑了起来,许多规矩,像回天子问时停箸,时下就连洛阳宫中的大臣也不遵守了。

  王权式微,礼崩乐坏,他已成了一个象征,就像宫外立着的那根六百年前的王旗。眼前这小孩,就像来陪他演戏一般,倒也让他想起了不少事,乐在其中。

  天子所食,无非一块肉、四格菜、一格盛鱼、一碗汤,黍与煮豆为主食。赵竭盒中,则有肉无鱼。到姜恒与耿曙面前,则肉减半,较之从前在浔东所食,还要简陋些。

  不过有肉吃总是好的,姜恒心道,天子一定是为了百姓,节衣缩食,当为天下之表率。有道是“食肉者鄙,未能远谋”,少吃点肉,就不容易被蒙蔽心智。

  “有什么需要的,你就随便找个侍卫,”姬珣说,“让人去喊赵将军。”

  “是。”姜恒说,“谢王上。”

  姬珣又笑了起来,那笑容里带着少许忧伤。

  回房的路上:

  “姬珣原本有个弟弟,”耿曙说,“还成婚了,婚后还有个儿子。”

  入夜后,洛阳便一瞬间冷了下来,王都较安阳更北,春寒倒卷,让姜恒不免瑟瑟发抖,紧了紧身上的袍子。

  “可我没见着。”姜恒说。

  “死了,”耿曙答道,“一家三口在出游的路上,被不知哪家诸侯谋杀。”

  姜恒“啊”了一声,说:“为什么?”

  耿曙说:“我不知道,道听途说。”

  “你怎么知道这些?”姜恒难以置信道。

  耿曙又道:“那年去找你的路上,混迹在城镇里,听了不少。”

  姜恒无言以对,耿曙说:“所以,洛阳也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