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祝我们友谊天长地久第47节(1 / 2)





  闻虎山虽然也想抱孙子孙女,却不允许别人挑战的权威,“去你们俩的,谁敢老子我头上动土了,谁都不行,我的孙子孙女都不行……”

  “好了好了……别妨碍人家打烊了,有什么再次聚会的时候再聊。”章悦冰拉着闻虎山说。

  一行人各回各家,诗毅跟闻樾也回了他们在春风十里的温暖小窝。

  闻樾今晚喝了一些酒,回去的路上只要是走路就紧紧挨在诗毅身上。她知道他在装,但随他了,直至回到家,她才对他说:“行了,别装了,赶紧洗澡吧。”

  被戳穿的闻樾也不装了,直起身来,拉着她往卧室走,“洗澡之前先拆礼物。”

  “礼物?什么礼物?”

  “当然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了,你忘了今天是你25岁的生日吗?”

  “……好像是。”

  说话间,闻樾已经带着她进了主卧,然后就看到一个精美的盒子放在大床中间。

  虽然不知道礼物是什么东西,但他这么有心,诗毅都不好意思了,“对不起呀,我都没给你准备礼物。”

  “先过去拆礼物。”闻樾勾着唇说。

  诗毅领命,走过去捧起盒子,然后把盖子打开。

  盒子里面铺了一层碎彩纸跟一串ins风星星小灯,看着美轮美奂,如果把那上面的一层薄布料忽略的话。

  更重要的是,这款睡衣就是上回她跟他“道歉”时穿过的那一款,只不过当时被他撕烂了。

  诗毅的脸顿时烧了起来,立刻把盒子盖上,然后瞪他,“你送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礼物?”

  闻樾把人按在怀里,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根据年龄送的,两岁送科普全书不合适,但25岁送睡衣就非常合适了,你不觉得吗?”

  “不……”诗毅才刚开口,就被他手指堵住了唇,“你不是觉得没给我准备礼物非常不好意思吗?那就把你自己送给我,这是我最想要的礼物。”

  昨晚把自己当礼物送出去之后,诗毅也不挣扎了,第二天直接睡到大中午才起床。

  卖力的男人已经去上班,留下一锅已经熬得绵密的皮蛋瘦肉粥、一盅炖汤以及两个水煮蛋。

  超体力运动加上早餐没吃,诗毅把这一粥一汤两蛋全消灭掉,然后收拾自己,准备去上班。

  出门的时候,她才想起,时光公馆的房子还没有过户给闻樾,于是给他发微信。

  【诗毅:你什么时候有空,我预约一个业务号,把时光公馆的过户手续给办了。】

  【闻樾:起来了?吃了没?】

  【诗毅:吃了,别打岔,赶紧看看你的行程。】

  【闻樾:不办了,反正婚后也是共同财产,省点手续费。】

  【诗毅:……不行,还是办了吧,以后怎么样先不管,现在不过户我心不安,求你让我安心了。】

  【闻樾:好,今晚回去我好好摸摸,摸到你心安为止。】

  【诗毅:……】

  他不肯去办,诗毅也没办法,只好先把这件事搁下,回公司去。

  她到公司的时候已经两点,张锐刚从外面回来,看见她就说:“诗总,刚刚市/委宣传部那边有人联系我,说想我们国粹馆承接南岭市今年读书节的一项有关国学的活动。”

  南岭市的读书节,诗毅是知道的,从零五年开始,至今已经是第十五届,就定在每年的9月28日,跟全国的读书节时间一样。

  现在已经九月初,新学期已经开始,距离读书节的时间也差不多,现在的确是着手准备相关的活动也是时候了。

  “具体是什么国学类活动?”诗毅问。

  张锐:“那边的负责人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想举办一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特色,纪念孔子诞辰并开展读中国书活动,他们说我们国粹馆是这方面的专家,具体活动想请我们这边提意见。”

  “……”得,又是一个对方想当甩手掌柜的活,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起码她统筹的灵活度会很高。而且,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再次提高国粹馆的知名度,诗毅心动了,“那约对方的负责人淡淡,我们这边也先出几个大概的方案。”

  “好。”张锐应下就离开办公室。

  晚上,诗毅把这件事跟闻樾说了,他赞成她的决定,也决定身体力行地支持她,“我明天跟助理说说,让他去谈一下今年读书节的赞助。”

  “为什么?”诗毅不解,“据我所知,敏学的知名度够高了,学位都是疯抢,哪里还需要做广告?你是嫌钱多吗?”

  “不是嫌钱多,只是单纯地想支持你的活动,别人赞助,费用上可能会束手束脚,敏学赞助,你随便搞,喜欢怎么弄就怎么弄,不用担心费用超支。”闻樾说。

  “你怎么那么好啊?”是个女人听了都感动,诗毅也不例外,她主动抱住闻樾,“但你的心意我领了,钱还是放自己口袋里面踏实,你就别浪费钱了。”

  “你这个小守财奴!”闻樾捏了捏她的鼻子。

  “对,我就是守财奴。怎么,你嫌弃我了?”诗毅斜了他一眼。

  “不嫌弃,我们闻家挑选媳妇第一条就是勤俭节约。恭喜你,过关了!”

  “嘁,你就埋汰我吧。”诗毅哼哼道,提起闻家,她有些好奇地问:“对了,闻老师是不是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当老师了?还有,他当老师的工资有那么高吗?竟然有钱开学校?”

  “对我们家的事情这么有兴趣?”闻樾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看来是在做嫁入闻家的准备了。”

  “……你别打岔啦!赶紧说,我好想知道。”诗毅瞪了他一眼。

  “行,想知道就告诉你。”

  闻家的发家史还得从已故的闻老爷子说起,话说当年,闻老爷子就是教书先生,可惜家里孩子多,教师的工资不足以养活一家子。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他辞职下海,做起了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