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348节(1 / 2)





  在太后离开之后,康熙喝完了药,砸了手边药碗:“人人都在朕耳边念叨,说太子不可能不孝顺啊。”

  太后没听到康熙的低语,但听到了康熙摔碗的声音,眼眶一下子红了。

  “苏麻喇姑,我害怕。”太后抓紧了苏麻喇姑的手,茫然道,“为什么姑婆不在?要是姑婆在就好了。”

  苏麻喇姑叹气。

  她拍了拍太后的手背,安抚道:“太后,咱们要相信皇上,相信太子。”

  太后被康熙赶走的事,传到了后宫嫔妃耳中。

  延禧宫中,正在念佛的惠妃不小心拽断了佛珠。

  她看见落在地上的佛珠,眼泪不由断了线。

  保清究竟怎么了?保清虽在小事上很鲁莽,但大事上从不含糊。他怎么会在关键时候出了岔子?

  其他宫殿中,妃嫔们都老老实实在佛龛前为皇上祈福,什么都不敢做。连孩子被暂时圈禁的惠妃与德妃,都不敢离开自己的宫殿,只能以泪洗面。

  十三阿哥被送到太后处抚养。

  原本爱笑活泼的十三阿哥逐渐变得沉默,每日就抱着膝盖,坐在宁寿宫门口呆呆地望着远方,好像这样望就能把太子哥哥和大哥望回来。

  “十二哥,只要太子哥哥和大哥回来,就能和汗阿玛解除误会吧?”十三阿哥胤祥感到有人靠近,轻声哽咽道。

  胤祹拍了拍胤祥的肩膀,和胤祥一起坐在门槛上:“肯定会。现在只是汗阿玛生病了心情不好,又有小人作祟。等太子哥哥和大哥回来,一切迎刃而解。”

  两个小阿哥头靠着头,明明六月底的夜晚气温不算低,两个孩子却像是相互依偎着取暖似的。

  太后和苏麻喇姑站在不远处看着两个小阿哥,不由抹着眼泪。

  在阿哥所中,被关禁闭的胤祉正在给胤禛上药。

  胤祉不住抱怨:“你脾气怎么这么直?什么都还没搞清楚,你就威胁汗阿玛,若汗阿玛听信谗言,你愿意以性命作保?若不是你年幼,绝对不会只挨十个板子!”

  胤禛闷声道:“我就是气不过。太子哥哥对汗阿玛多好,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汗阿玛怎么能怀疑太子哥哥?听听那些人怎么说的?太子见汗阿玛病重了,担心天气太恶劣,自己回来时会出意外,到时候皇上和太子殿下一同没了,这大清就不稳了。所以太子才不回来,这是以大清为重啊。”

  胤禛气得捶床:“这是劝说?这是阴阳怪气地抹黑太子哥哥呢!”

  胤祉道:“谁听不出这是抹黑太子哥哥?但汗阿玛若信了,我们也没办法。”

  他帮胤禛涂好药,道:“汗阿玛只是因为生病心情不好,才会猜忌太子哥哥。等汗阿玛身体好了,或者太子哥哥回宫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你要相信太子哥哥,相信汗阿玛。”

  胤禛闷声道:“我相信。我想相信。但我就不能为太子哥哥再做点什么吗?总是太子哥哥护着我,我什么都不能为他做。”

  胤祉指着胤禛的屁股:“你不是为太子哥哥挨打了吗?太子哥哥回来会感谢你。”

  胤禛瘪嘴:“你怎么说话也这么阴阳怪气?我挨了打,也没帮上太子哥哥啊。”

  胤祉抱着手臂道:“你也知道你挨这顿打不但没有帮上太子哥哥,还可能让汗阿玛更猜忌太子哥哥吗?那你就好好歇着,看我的。”

  胤禛问道:“三哥要如何做?”

  胤祉道:“从感情上说不通,那就从其他方面来。”

  烛火中,康熙又吃完一副药,并泡完药浴,躺在床上翻开奏折:“老三说,如今朝中人心惶惶,朕应该公开表示相信太子,并在报纸上引导,平息这场混乱。待朝中质疑太子的声音平息后,再让太子和直亲王申辩。唐先生,朕这孩子是不是过于稚嫩了些?”

  唐甄道:“三阿哥折子上所说的话并未出错。”

  康熙叹气:“连太后、连朕的阿哥们,全都认为朕猜忌太子啊。”

  唐甄安慰道:“太后与皇上不亲近,对皇上不了解。阿哥们年纪还小,先听到皇上生病,又听到太子和皇上有矛盾,肯定都六神无主了,一时间失了判断,并非他们真的认为皇上猜忌太子。”

  康熙再次叹气:“还好你相信朕,常泰也相信朕。那日朕召见常泰,常泰直接问朕,现在是不是要学姜太公钓鱼,钓出隐藏着的人。他还安慰朕,说太子一定无事,让朕放心。朕还什么都没说呢,他张口什么都说了。他没听过三国鸡肋的典故吗?把朕心思猜那么准,就不怕朕疑心病太重,学那曹孟德把他砍了?”

  唐甄道:“皇上不是曹孟德,常泰大人更不是杨修。皇上和常泰大人不仅是君臣,也是友人。常泰大人自然急皇上所急,不需要太多顾忌。”

  康熙冷哼:“他就是顾忌太少。说什么相信太子和直亲王,非要留在宫里给朕当侍卫,怕有人趁着朕生病而不利。朕还需要他来当侍卫?他该去保护太子和直亲王!”

  “舅舅是不信任女儿这一介女流呢。”娇俏的声音响起。

  纯禧端着一碗奶粥,娉娉婷婷走来。

  “汗阿玛,多吃点东西。太子写的嘱托上说了,生病时要补充体力,少食多餐,别听御医什么节食的胡言乱语。”纯禧道,“汗阿玛先用些东西再和唐先生说话,可好?”

  “好。”康熙叹气,“朕真是被你们这些儿女管得严严的。不知道常泰和策棱到了太子那没有。哼,天气恶劣所以不敢来?这借口太拙劣了。他们绝对遇上了大事。”

  他的宝贝儿子和大儿子其他不说,那作死精神是一等一的。听到自己重病的消息,哪怕天上下刀子,这两人都敢一人一匹马,一个侍卫不带混进京城来。

  那两人可是两个不满十岁就敢去哗变军营用鞭子抽将领的熊孩子。

  康熙得知太子和直亲王扎营不前的消息后心急如焚,问那传信兵,传信兵宁愿被处死,也咬死了说太子和直亲王扎营的原因是天气恶劣,康熙就更心急了。

  “朕啊,是恨不得立刻亲自前去。”康熙喝完奶粥之后,看着碗,心中郁气和暴怒之气再次上升,又忍不住摔了一个碗。

  唐甄和纯禧公主都沉默不语。

  康熙看着地上的碎片,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怒气和……害怕。

  在重病的时候,康熙忽然感觉,生命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脆弱,一场偶感风寒,就差点要了他的命。

  太子还未及冠,还未娶妻,虽比他当时继承皇位时更年长、更优秀,但太子也还是个稚嫩的孩子。

  他若这个时候去了,太子会如何?

  康熙在重病恍惚时,脑海里想的是太子自请代替他御驾亲征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