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345节(1 / 2)





  准噶尔掳来的工匠都被清军召集起来,准噶尔汗国中的牧民和商贩也自主集中在了伊宁城的城基处。

  胤礽在地上画了一个圈,感受泥土已经开动,就插了一根大清的旗帜,伊宁城继续热火朝天的开建了。

  大雪已经融化,胤礽又让人送了一回信,说自己还要留一会儿。

  这一会儿是多久的一会儿……很快,马上,汗阿玛别催,反正现在京城也不会有什么事,看儿子给你运金子回来。

  有煤矿,有金矿,又找到一处铁矿,胤礽率领着清军乐呵呵地建起了工坊,工具和金钱都有了,商队一来,物资根本不缺。

  当陈廷敬领着一众文人来的时候,发现太子和直亲王胖了一圈,倒是他们憔悴得厉害。

  胤礽惊讶:“陈师傅怎么来了?”

  陈廷敬道:“皇上让臣给太子殿下和直亲王殿下送来物资和工匠。新建的伊宁城缺少官吏,臣来帮太子殿下。”

  他看了一眼直亲王。

  胤禔:“陈师傅,你瞅我干啥?”

  显然,胤禔对陈廷敬还是蛮尊敬,否则这就直接是一个“你瞅啥”了。

  胤礽道:“陈师傅,有什么话就说吧。”

  他把胤禔的脖子锁住:“我已经按住大哥了,你放心。”

  胤禔:“?”

  陈廷敬哭笑不得:“好。直亲王可别激动。”

  胤禔:“我连动都动不了了,还激动?”

  陈廷敬忍着笑,道:“京中有人传太子殿下屠城。臣带了许多能写好文章的文人,帮太子殿下澄清。”

  胤禔蹦了起来,把胤礽差点冲倒:“谁?!谁传谣!!本王要凌迟了他!!”

  “好,好,凌迟,反正不在咱们这。等我们回京了之后再问汗阿玛。”胤礽挂在胤禔身上,阻止胤禔暴走,“你现在冲陈师傅发气也没用,陈师傅这不是来帮咱们澄清了吗?”

  胤禔冷静下来:“陈师傅,本王带你们去看一样东西,看了你们就知道了。”

  陈廷敬道:“好。”

  胤禔气冲冲地带着从京中来的文人们去了纪念碑处。

  这里的纪念碑已经变成了纪念墙。牧民们知道清军们在建造什么之后,冬日自发来帮忙。

  一些准噶尔贵族从躲藏的地方跑出来,对着纪念碑嚎哭了一番,也主动加入刻名字的行列。

  这里的人学着胤礽,不烧纸不放祭品,就放一些花环在纪念墙前,站在纪念墙前默默哀悼了一番,然后继续做其他事。

  陈廷敬和从京中来的官吏文人都沉默了。

  他们仔细看了曹寅写的诗、纳兰性德写的词,还有太子殿下亲自写的记录了前因后果的文章,双目绯红,眼中血丝蔓延。

  半晌,陈廷敬才冷静下来,声音颤抖道:“臣、知晓了。臣定会让伊宁城之事,传遍天下!”

  第200章

  这个时代敢于来西北建功立业的文人,能力和韧性都相当不错。

  他们到来之后,建城和人口登记工作同时进行,甚至开垦都安排上了。

  牧民或许是太相信清军了。即使他们只会牧羊,居然也乖乖听话,学起了农夫的活。

  文人们拿着笔杆子游走在牧民和清军中间,对军民和谐的情形热泪盈眶,文思如泉涌。

  身体已经越来越壮实的陈廷敬穿了一身短打,没有拿笔杆子,而是拿着一柄锄头教牧民如何挖地。

  但他的锦绣文章已经全在脑子里,回去休息的时候提笔就能写。

  胤礽拉着想去打猎的胤禔巡视了一圈,震惊无比。

  他晃着胤禔的肩膀道:“大哥!他们究竟是怎么这么快就学会牧民方言的?!”

  胤禔晃来晃去打着哈欠道:“你不也很快学会了吗?”

  胤礽心里憋屈。我这么快学会,是因为我开了记忆力挂啊!他们没开挂,学习速度和我差不多,我不要面子吗!

  胤禔白了胤礽一眼,张口就是带着准噶尔方言特色的蒙古语:“很难吗?蒙古语不都差不多。学会了蒙古语,学会这里的方言很简单。”

  胤礽可达鸭抱头。

  是吗?就他一个人认为困难吗?方言是这么好学会的吗?

  清军中的将领们听到了胤礽的困惑,纷纷摇头。

  不不不不,我们就还没学会。太子殿下不要把那群文人的学习速度和我们的学习速度相提并论啊!

  还有!直亲王您平时不也表现得和我们一样没脑子吗!为什么您突然变聪明了!

  直亲王剔牙:爷本来就是天才。

  费扬古一边苦学方言,一边把全军都安排上。

  他美其名曰,以后大家都要驻扎在这里,方言必须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