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295节(1 / 2)





  康熙理亏,但他是胤礽的老子,所以即使理亏了,也捏着儿子的脸颊往外扯:“有你这么和阿玛说话的?该罚!”

  胤礽含糊不清道:“汗阿玛,先把事情解决,您再慢慢罚儿子。儿子就在这,不急。”

  “哼。”康熙冷哼了一声,大咧咧坐在椅子上,示意胤礽也坐,“朕知道,朕等着他们服软,就给他们台阶下。”

  胤礽松了一口气。不管康熙是原本就打算这样做,还是被他说服之后才这样做,至少八旗现在不会反了。

  胤礽给康熙捏捏肩膀:“汗阿玛,旗主迟早会完蛋,咱们就等一等,大哥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很快我们就能腾出手来。”

  胤礽给康熙捏肩膀的手停顿了一会儿,道:“前提是汗阿玛只是想废除旗主的权力,而不是废八旗。”

  之前康熙已经废了包衣八旗,让各大小旗主的供奉少了许多。

  不过包衣八旗若不为官,本身就依附王府或者皇家,也没有多少油水可榨。为了包衣的事反叛不划算,大小旗主们没有反对康熙。

  若康熙要废汉军旗的话也一样。汉军旗旗主多是汉人,他们本身就有大庄园,也一直做好了会被满清朝廷给削减牛录的心理准备。

  即使汉军旗中有满人旗主,但那被掺沙子进去的满人,无法带动汉军旗谋反。

  虽然短时间内,包衣军队和汉军旗军队的战斗力会下降,但他们现在有足够多的青年将领,应该能很快将军队状态调整过来。

  胤礽唯一担心的是,康熙不管不顾去动满八旗。

  但康熙最想动的就是满八旗。

  “朕真的想废满八旗啊。”康熙叹气,“当年太祖起兵,便是因为族人们快活不下去了。如今大清入关,满八旗不废,压在旗人身上的严重摊派和供奉,他们不还是活不下去?”

  胤礽老老实实道:“确实。旗人若当不了官,不但要供奉大小旗主,要在有战争时上场杀敌,还要被大小旗主们强迫服劳役。”

  大小旗主们,嗯,包括之后被封成小旗主的皇子,家里想修个什么做个什么,都是直接让旗民免费自带干粮来干。

  所以旗民才又称旗奴。

  后世总会有“咱们旗人当年如何如何”的不和谐声音出现,仔细一听,那些人祖上要么是当官的,要么是红带子黄带子(即宗室)。他们是旗人,也是压迫旗人的人。

  这就像怀念旧社会的,问一问成分,祖上都是士绅阶层一样。

  哦,不对,还有部分脑子有问题的傻逼。

  普通旗人被压迫,从大清之处就反抗不断。如果这旗人碰巧又遇上了自家旗主被收拾,生活就更加凄惨。

  “反清复明正蓝旗”这个“笑话”,就是康熙初年,正蓝旗底层旗人和军官反抗清政府的事迹。

  之后大清遭遇的多次民众反抗起义中,底层旗民和军官也冲锋在前。

  阶级斗争就是阶级斗争,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无论哪个民族都活不下去。

  “普通旗民也好,普通的其他民族底层老百姓也要,都会面对苛捐重税,区别只是给谁。”胤礽双手合握给康熙敲背,“不过旗民被束缚在八旗中,其他老百姓还能逃,他们逃不掉,会更惨一些。”

  老百姓过不下去,可以给善良的大户当佃户,可以逃进深山中,可以去海外搏一搏。

  旗人过不下去,连“旗民城”都不能出,一辈子都是旗主的奴隶。

  旗奴旗奴,后金靠着剥削旗奴发家。大清建立之后,旗奴好过了没多少年,又打回到了更凄惨的境地。

  因为剥削他们的不只是旗主,他们还要承担国家的征召,还要因为没文化被汉人豪强骗钱骗命。

  为什么旗人们都向往上三旗?除了隐形地位之外,上三旗的旗民过得最好。

  上三旗的旗主是皇帝,他们只需要供奉皇帝、为皇帝做事。其他旗,除了皇帝这个“共同的旗主”之外,还要再被大小旗主剥削。

  从切身利益上来说,下五旗的人不可能不羡慕上三旗。

  正蓝旗从上三旗被打落下五旗后,被逼得“反清复明”,就能理解了。

  等等,现在正蓝旗汗阿玛给谁了?

  胤礽眉头一皱,感到了不对劲。

  他愕然道:“汗阿玛,您是不是下旨把正蓝旗给儿子了?”

  康熙道:“是啊,怎么了?”

  胤礽扶额:“儿子怕正蓝旗又要反了。”

  康熙:“……啊?为什么?”

  胤礽道:“不是反咱们而是……唉,汗阿玛,您说正蓝旗知道其他旗主反对您的儿子们领一旗,会不会直接勤王啊?”

  康熙一开始没回过神,胤礽提醒他上三旗和下五旗的不同时,康熙一拍椅子把手,居然乐了:“这么说,下五旗都想当上三旗,那么咱们直接合并八旗,只接受朕的管理,不是附和民心的事吗!”

  胤礽赶紧拦住兴奋异常的康熙:“汗阿玛,八旗普通士兵是恨不得只供奉咱们一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我的意思,没有中间的大小旗主再剥削他们一次。但您领军打仗还得靠那群勋贵呢!就算是大学里培养的勋贵子弟,在大是大非上,他们的屁股也是坐在自家利益这一边的!”

  不是人人都能革自己家的命!

  康熙叹气:“民心在朕,如果准噶尔不开战,朕有足够的的时间解除他们对八旗的控制。待八旗到了朕的手中,要废除八旗制度不就容易了吗!”

  胤礽苦笑:“也不容易。汗阿玛,您废了八旗,谁来供养宗室和勋贵?您总不能让他们随意支取国库银子吧?如果您说让他们老老实实吃着俸禄过活,估计汗阿玛您在史书中的名声,恐怕能和洪武帝媲美了。”

  他那四弟为什么被史书黑,被乾隆拉踩,连孝顺的面子情都不给?

  因为雍正前面追讨国库亏空得罪了八旗勋贵,后面在河南暂行的官绅一体纳粮得罪了汉族官宦,满朝文武都恨他入骨。

  乾隆继位之后,他是一个拥有合格帝王心术的皇帝,知道成为传统伟大皇帝的根基在官绅。无论是废掉雍正所有整顿吏治和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还是废开海建广州十三行把海商运营权交由沿海豪强,或者是叫停汉化重新恢复满族习俗,都是他获得民心的举措。

  士心即民心,乾隆很清楚。所以他很看不起雍正这个根本不会当皇帝的人,连康熙执政前期的汉化以及引进西学的举措他也举双手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