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276节(1 / 2)





  我乃是顺治年间进士及第,是大清的进士,和前明有什么关系?

  小胤禛频频点头:“对对对,本来就和你们没关系。哎呀,你们快帮我想想,怎么给太子哥哥回信,让太子哥哥别担忧我?太子哥哥刚病愈,可不能为我操心。”

  施世纶和许三礼对视一眼,都在心里咆哮。

  四阿哥,你不想让太子殿下担心,就别这么鲁莽啊!

  一个总角小孩领着一群旗兵冲击江宁将军府邸,他们得知此事的时候都吓崩了,完全不知道四阿哥是怎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弄出的这件事!

  都说直亲王向来令人惊异,四阿哥也不须多让啊。

  三阿哥在京城中逼死了钦天监的官员?

  钦天监官员而已,比起大阿哥和四阿哥差远了。

  远在草原的直亲王胤禔也得到了胤礽的平安信和胤祉的告密信。

  胤禔得知胤礽曾经重病的时候,差点直接冲出去,想骑马回京。

  不过胤祉书信后面接着的康熙的字迹,让他停止了行动。

  康熙告诉胤禔,胤礽早就无事,还胖了一些。他让胤禔安心做自己的事,现在回来,只会打扰正在休养的胤礽。

  康熙又在信中感慨,太子心太软,砍一批想要谋反的人都能悲伤得晕过去。虽然太子处事并不手软,可康熙还是担心,希望胤禔能多劝劝太子。

  胤禔冷哼:“什么都要我劝,要你这个阿玛何用!”

  胤禔身边的人都眼观鼻鼻观心,装没听见直亲王的狂妄之语。

  胤禔知道,胤礽应该很快就会知道胤祉告密,会写信向他解释真相。

  几日后,他果然受到了胤礽新的信。

  在信中,胤礽承认了自己生病的事。

  “大哥,为了把他们钉在耻辱柱上,被当地百姓仇视,以断绝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我炮制了这场诬告,并故意以断粮之事让他们露出狐狸尾巴。我明明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待事成之后,我仍旧心里难安,真是虚伪啊。”

  胤禔皱眉。这种事怎么能写进信中?弟弟还是太不谨慎了。要是被人发现,这“诬告”二字不知道会引起多少风雨。

  就算这信是汗阿玛的人送来,弟弟也不该信任。假如汗阿玛脑抽,要对弟弟不利,把这封信作为证据,让弟弟在朝堂中名声丧尽呢?

  胤禔将书信焚烧,控制住想要立刻回去的心,提笔写信。

  他没有写信给胤礽,而是写信给了顾炎武。

  他决定,隔三差五就写信骂顾炎武一顿。

  南方士绅作恶多端,我弟弟替天行道,为民请命,你居然骂我弟弟。看我不骂死你!

  你说我弟弟污蔑?呵,你凭什么说我弟弟污蔑,你证据拿出来啊?因为那群人是文人,写文章写得好,他们就不可能是坏人吗?笑话!

  你顾炎武不过如此!

  虚伪!

  胤禔可不管顾炎武看不看他的信,反正他的人会直接把信从门缝里塞进去、从围墙上方投掷进去。

  就算顾炎武换地方住,只要还在大清的地盘上,胤禔就能写信骚扰他。

  在胤禔给顾炎武写信骂人的时候,顾炎武已经接到了胤礽的信。

  信的抬头是,“拜师顾炎武先生书”。

  顾炎武眉头紧皱,将信纸展平。

  他对胤礽很失望。

  南方士绅或许罪有应得,但胤礽不该用污蔑和逼迫的不道德手段来完成目的。

  顾炎武不相信,以胤礽的聪明才智,找不到真正的证据,用合理的手段光明正大的清理南方豪商。

  天子应该行王道,应该堂堂正正,应该心性坦荡,如日之皇皇。

  阴谋诡计,只会让人扭曲。

  试问太子此次用污蔑和逼迫的手段达成了后果,尝到了甜头,今后会不会继续这么做?其他人看到了,又会不会模仿?这样大清的官场,会不会充斥着阴谋诡计?

  对小人而言,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

  当对天子而言,宁可放过也不能损害天子光辉的形象。

  所以顾炎武严厉斥责胤礽,怕胤礽坏了心性。

  他甚至怀疑,这些事是不是胤礽身边的人背着胤礽做的。

  是那个包衣曹寅,还是那些阿谀奉承的汉人将领?还是说,是那两个年轻的满人?

  他见胤礽虽不多,也知道胤礽很是善良,应该不忍做这些事才对。

  顾炎武等来了太子的书信,却不知道该失望还是该叹息。

  胤礽在信中承认,这一环扣一环的计谋,都是出自他之手,甚至现在尘埃落定,执行者都不知道他真正的目的。

  “我要斩断南方士绅对南方百姓的思想控制。我要让他们声名狼藉,斯文扫地。”

  “我知这是饮鸩止渴,但毒死的也不过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