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269节(1 / 2)





  他带来的仆人不算多,但总有仆人从江宁往来杭州,身边常常换伺候的人,所以其他盯梢的人并不能准确判断他身边有哪些人。

  那些小厮出门都低着头,胤礽还擅长化妆,曹寅把胤礽带出门时,没有任何人发现他身边多了一个陌生的小吏。

  曹家在江南经营许久,曹寅这点瞒天过海的本事还是有的。

  曹寅现在是文臣,文臣不该和武将联系紧密。

  但他之前说自己查案的时限要到了,病急乱投医也正常。

  曹寅去见杭州将军的时候,同时也在城中传谣言。

  他撩起帘子看向车窗外。杭州街上的行人少了一些,匆匆来往的行人脸上多了些忧愁。

  谣言蔓延的速度居然如此快,令曹寅十分心惊。

  这次是他们利用流言蜚语查案,若是有人利用流言蜚语乱政,他们该如何应对?

  曹寅的神色十分沉重。

  胤礽道:“其他人利用流言乱政,又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赈灾的时候,民变多是因为流言。”

  曹寅看向胤礽:“太子殿下,咱们的时间流速不一样吗?为何才阔别几月,太子殿下给臣的感受,好像是已经长了好几岁?”

  胤礽白了曹寅一眼:“你是想说,我现在老气横秋,像是老了好几岁吗?”

  曹寅笑道:“是成熟,成熟,不是老。”

  “唉。”胤礽叹气,“你以为我想吗?咱们出使的时候多轻松啊。回来之后,解决不完的问题,处理不完的麻烦事。我的心能不沧桑吗?”

  胤礽拍了拍胸口:“我这颗心啊,都被汗阿玛给折腾老了。”

  曹寅想起回来这几月,康熙接连不断折腾出来的事,不由扶额。

  他们的皇上啊,的确……

  康熙在胤礽离开这近三年的时间都没做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胤礽一回来,他就放开手折腾。

  曹寅作为康熙的近臣,猜出康熙的想法。

  他们的皇上大概是认为麻烦事可以推给太子一半,所以就放心大胆乱来了。

  想起现在直亲王去往蒙古,三阿哥筹建科学院,四阿哥督建天津海军基地,曹寅忍不住叹气。

  皇上啊,如此压榨小阿哥们,是不是有点过了?

  第151章 (补周五欠更)

  查木杨得到曹寅拜帖之后,愣了许久。

  他不是发愣曹寅来找他,而是发愣曹寅现在才来找他。

  他还以为民变的事,曹寅会第一时间来拜访自己。

  即使当时镇压民变的是地方衙役,但八旗地方驻军的主要职责就是镇压各地叛乱,曹寅理应先来问他。

  至于文武差别,曹寅曾在军中效力,并以武官身份陪同太子出访国外,理应不会太在意文武差别。只有汉臣才比较在乎文武差别。

  “快请。”查木杨道。

  他让人整理了一下书房,并匆匆打理了一下仪容。

  查木杨虽然现在是正一品的杭州将军,但曹寅是天子心腹,他可不敢狂妄。

  曹寅进门之后,行了武将之间的礼,然后让人守在门外,并请查木杨把人都遣走,说有重要的事要和查木杨说。

  查木杨忙让自己的心腹站在门窗处守着,关上门道:“难道曹侍卫有皇上的旨意?”

  曹寅现在还未继任江宁织造,只身上还挂着御前侍卫的官职。

  曹寅站起来,走到椅子后面挺胸站立,手放在了腰间的佩刀上。

  垂首站在曹寅身后的小厮抬起头,走到椅子前坐下。

  查木杨愕然。

  胤礽道:“孤贸然来访,希望将军不要介意。孤身份需要保密,将军不必行礼。”

  查木杨看着笑意盈盈,脸上被涂成蜡黄色的胤礽,脑袋空白了好几秒。

  胤礽不催促,只继续笑着看着查木杨。

  查木杨终于回过神,从胤礽的自称中猜出胤礽的身份。

  他立刻站起啦,正准备下跪,又想起胤礽让他不要行礼,一时间站也不是跪也不是坐更不是,惶恐难安。

  “将军请坐。”胤礽微笑道,“皇父曾与孤说,查木杨将军从蒙古正蓝旗护军统领擢升至杭州将军,诸事都办得井井有条,是个能臣。”

  曹寅腹诽。太子又在胡说八道,皇上绝对什么都没说过。

  查木杨却不认为太子会撒谎。

  他虚着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感动道:“谢皇上谬赞!末将不敢当!”

  胤礽道:“曹寅本该一来杭州就拜见你,不过皇父让他多查一些事,所以现在才来,将军不要怪罪。将军可有事要报知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