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227节(1 / 2)





  威廉三世词穷了。

  因大清使臣太美了,威廉三世的妻子玛丽也忍不住和威廉三世一起接待大清使臣。

  当然,玛丽和威廉三世感情极好,并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单纯一饱眼福而已。

  胤礽瞥了看着纳兰容若和曹寅,眼冒星星眼的玛丽一眼,笑着介绍:“容若是我们大清第一才子,诗歌全天下传抄,父亲的职位类似于你们这的首相,自己在边疆立下了军功。一直是我皇父的心腹侍卫。”

  “子清也是才子,自幼被我皇父看着长大,他的父亲是大清最富庶地方的财政大臣,将来他长大了也会继承这个位置。”

  “两人将来都会围绕着财富打交道,所以我带他们来向荷兰执政讨教一二。”

  威廉三世和玛丽看着纳兰容若和曹寅的眼神立刻不一样了。

  侍卫和侍卫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皇帝和执政的心腹,将来会成为国家重要的大臣;有的只是美色侍人。

  这两人显然是前者。

  玛丽竖起扇子遮住脸上的遗憾:“你们的大臣长得真好看。”

  纳兰性德和曹寅:“……”

  他们被夸赞了无数次相貌,这一次深深感受被冒犯了。

  胤礽笑着解释道:“五官端正是当官的要求之一,除非这个人的才干特别突出。作为皇父的近卫,长相更是要万里挑一。荷兰执政见过我大清的其他使臣,有长相不端正的吗?”

  威廉三世想了想大清使臣团中的人,不得不感慨:“都好看。”

  纳兰性德和曹寅:“……”

  他们替使臣团的大臣们感到被冒犯了。

  轻描淡写解了纳兰性德和曹寅的围,让威廉三世和玛丽知道得尊重这两个年轻人后,胤礽继续和威廉三世交流正事。

  他这次是真心来拜访学习,并没有阴谋诡计。

  说起威廉三世大家可能不熟悉,但玛丽女王,这个大家可能……呃,也不是很熟悉。

  那说起英国光荣革命呢?

  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带兵登陆英国,赶走了英国的詹姆斯二世,成为了英国的威廉三世(在苏格兰称威廉二世),与妻子玛丽女王共同成为英国的新国王。

  他俩的执政,奠定了英法最后一次百年战争的胜局基础。可以说,路易十四从太阳王到晚年人人喊打,这位未来的英国国王有决定性作用。

  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后,同时也是荷兰执政。他来到英国后,改革英国财政和军队,利用荷兰投资盘活英国经济。一般认为,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是英国走向日不落帝国的真正起点。

  威廉三世在军事上的才华很一般。他能熬死法国,靠的就是经济上的卓越天赋。胤礽馋他的经济才华很久了。

  此时,威廉三世还是一个失意人。他两度败于法国之手,签订了许多耻辱的条约。虽然这些条约在同盟的支持下并没有祸及荷兰本土,但对他的执政声望打击巨大。

  威廉三世一度思考,要不要辞去荷兰执政的位置,让更适合的人继任。

  还好大清的条约拯救了他。

  大清的条约荷兰的大商人们没发现会祸及本土,反而欢呼雀跃从此以后能和神秘的东方古国做生意。他们甚至把大清的“租借”当做是和大清深度合作的象征。

  以后大清与西方贸易肯定基本通过荷兰的租借港口,然后由荷兰转运向欧洲各地。这荷兰不是赚翻了吗!

  因为和大清的停战条约,让威廉三世勉强喘了一口气,回升了一点支持率。

  听到威廉三世的感谢,胤礽的温文尔雅尊贵矜持微笑差点没保持住。

  他总算明白晚清那些大臣为什么签订无数不平等条约还沾沾自喜了。

  原来,人人都是晚清。

  胤礽厚着脸皮接受了威廉三世的感谢,重申大清是个善良的国家,然后向威廉三世讨教商业,特别是银行和国债。

  胤礽知道在这个大航海和大贸易时代发展金融的必要性,但他满脑子经济学基础(初高中)理论,没有任何现实经验,连纸上谈兵都不知道怎么做。

  他只能以自己的理论来忽悠威廉三世,让威廉三世误以为他也是个中好手,认真和他探讨经济和商业运行时遇到的具体且核心的问题。

  就和之前在科学家头脑风暴会议中担任吉祥物一样,胤礽现在仿佛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经历的感情咨询大师,大部分时候都在倾听,遇到哪个听懂了的点立刻主动出击,用脑子里的理论说一些很正确的废话。

  曹寅和纳兰性德不再在意玛丽夫人的视线,聚精会神记住威廉三世所说的话。

  文人的记忆力都不错。胤礽带他们来,便是让他们成为“书记”,与胤礽的记忆查缺补漏,把威廉三世的话整理出来,拿回大清用。

  胤礽不确定陈腐的大清会不会用上这套先进的理论,但他可以先在大清的海外飞地使用。

  待自己登基后……

  哈,如果他能登基,再说在大清推广的事吧。

  胤礽想着康熙的高寿,觉得自己就算不被废,也不一定能活到康熙驾崩;就算活到了,他年纪也很大了,不一定有精力对大清执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但这套成熟的理论,一定得传回大清去。他做不到,后人也能做到;后人做不到,也能给推翻清朝统治的天降猛人们参考。

  胤礽确实是一位非常完美的交流者。他能让已经回到巴黎的路易十四视其为亲子侄,也能让威廉三世将其认可为忘年交。

  威廉三世后来在回忆录中说,除了胤礽,他从未和其他人在聊天时这么快乐。

  这个回忆录传到了还活蹦乱跳满世界乱窜的胤禔那里。胤禔直接给康熙写信,要求将回忆录列为禁书,被康熙写了五千字的回信大骂了一顿。

  威廉三世在聊经济的时候,也聊到了宗教——在欧洲社会,宗教话题总是绕不开。

  胤礽很诚恳道:“英国从天主教到新教,就是不认可和警惕教皇这个比国王更高地位的存在。大清也一样,我们认可神灵比国王地位更高,但不认可一个世俗的比国王地位更高的教宗。我们中国从周朝以来,皇帝便是天之子、所有宗教中唯一的在世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