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127节(1 / 2)





  胤礽道:“我从来不欺负人。”

  康熙冷哼:“今天谁在不断把四阿哥戳倒来着?”

  胤礽理直气壮:“这不是阿玛教我的怎么玩弟弟吗?”

  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起来,完全忽视了旁边还有俩大臣在这杵着。

  李光地和张英茫然地对视一眼。

  李光地:你说话?

  张英:说屁!等着。

  李光地:哦。

  两位汉臣双手放大腿上乖巧坐着,一二三,木头人。

  自此事后,两位汉臣彻底了解了这大清最尊贵的父子二人有多黏着对方。

  他们私下对不想锦上添花,只想雪中送炭搏一搏从龙之功的同僚说,别想了,大清的胤礽就是大明的朱标,除非他死了,否则这太子之位绝不可能旁落。

  于是杜立德离开北京城,没人“镇压”汉臣们之后,李光地和张英挑起了杜立德的重担,压住了汉臣们的蠢蠢欲动,继续当皇帝的“孤臣”,这是后话。

  胤礽第一次给康熙在政务上提意见,就大获成功,他兴奋地想在地上翻跟头。

  他提的意见被汉臣们执行得非常成功。

  这群人不愧是有华夏几千年舆论经验传承。被宽恕的汉臣们对康熙感恩戴德,汉臣们的家属联合当地民众,给康熙进献万民伞;原本不理睬康熙的南方诸省,现在到处都有对康熙歌功颂德的诗词歌赋传唱。

  明明南方因三藩之乱处于百废待兴中,却像是迎来了盛世似的。

  康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胤礽老气横秋道:“所以史书中李二说的,民能载舟也能覆舟,是说的士族,而不是黎民百姓啊。”

  康熙先纠正胤礽:“那是唐太宗李世民,别叫绰号,对他不敬。”

  他又叹了口气道:“朕不喜欢这样。”

  胤礽点头:“我也不喜欢。”

  父子俩相对齐齐叹气后,便把此事抛到一边去了。

  正月来临,他们该过节了。什么烦心事,等正月过了再说吧。

  康熙原本打算过年只给上课的皇子放三天假,并且以后也不放假。

  胤禔一听,直接平躺到了地上,双手交叉放在腹部,装死装得很安详。

  胤礽跪地抱住康熙大腿,大喊:“汗阿玛不要啊,儿子们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大不了就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考试合格就能放寒暑假,考试不合格就补课!”

  康熙先把跪地抱大腿的胤礽提起来,然后又抓着胤禔的领子把大儿子也从地上提起来:“那个什么期中期末考试和寒暑假是什么意思?”

  胤礽把自己为官学拿出的考试和休假制度拿给了康熙。

  康熙眉头一皱:“什么?上五天课休息两天?夏天太热休息两个月,冬天太冷休息一个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吗?这还学什么学!”

  胤礽苦口婆心道:“劳逸结合也很重要。而且老是学习,没有时间梳理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也没时间和家人相处。人只有小时候才能和亲朋好友们一起玩耍,长大了就要为工作和家庭各奔东西了。”

  康熙听胤礽如此说,叹了口气。

  “你是不是想额娘了?”康熙把胤礽抱起来道,“好吧,先给你们放假,明年再说。”

  胤礽眨了眨眼睛,抱着康熙的脖子道:“让我和大哥玩,我就不想。”

  康熙:“……”

  胤禔龇牙咧嘴笑。

  康熙把胤礽放地上,伸手去拿为揍儿子专门准备的伤不了人的小鞭子。

  “弟弟快跑!”胤禔拉着胤礽的手,双脚跟踩着风火轮似的,快得出了残影。

  “站住!”康熙挥舞着鞭子跟着追。

  “啊啊啊啊太皇太后救命!额娘救命!”

  正处理宗亲处理得焦头烂额的裕亲王福全抱着一堆折子来找康熙,结果康熙挥舞着小皮鞭在乾清宫广场上和两个儿子嘻嘻哈哈绕圈子,顿时眼眶红了。

  大过年的,我连一天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皇上您居然在玩儿子?

  福全满腹委屈,看得康熙有些尴尬。

  康熙丢掉了小鞭子,横了两个儿子一眼。

  现在正是小学生年龄的胤禔和胤礽,精力正是最旺盛的时候。他们就喘了几口气,便去找弟弟们玩去了,留康熙一个人继续处理政务。

  可怜的康熙,他今年也没有正月假期。

  康熙十九年就这样悄然过去了。

  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历史学家们将这一年的事拿着放大镜甚至显微镜仔细研究,想知道为什么康熙会突然跟变了个人似的,突然和宗室、勋贵闹翻,把祖训撕了个粉碎。

  人的改变需要理由。他们看遍了康熙十九年的记载,也没找出康熙转变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