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1 / 2)





  这次叫阵草草了之,让在一旁等着消息的刘荨惊讶无比。

  说实话,这种斗将式打法实在是让他觉得太神奇了。

  不过最终还是要回到两军对阵中,斗将,也不过是打掉对方士气的一种方士?

  “姑姑你也太浪了,直接用袖箭不好吗?为什么还要挨那么一下?”刘荨絮絮叨叨,“假如她砍得不是肩膀怎么办?假如这盔甲有假冒伪劣问题怎么办?假如她力气太大砍骨折了怎么办……”

  司俊拉着刘荨离开:“姑姑经验丰富,看穿了对方套路,你别唠叨。说好的战场的时不插嘴呢?先让姑姑休息。”

  青礞哭笑不得。

  她和对方战得正酣,一点小破绽就会分出胜负,哪有空隙用袖箭。要真能用上,她能不用吗?

  刘荨很不高兴,他蹲在地上继续絮絮叨叨。

  战场实在是太危险了,一想着司俊和青礞曾经多次面对这种危险,他就觉得心脏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

  比起他们在战场上的凶险,自己在皇宫里遭受的事算什么?阴谋诡计,哪有刀刀见血刺激。

  司俊听着刘荨念叨,叹了口气,揉了揉刘荨的头顶,道:“打仗哪有不受伤的?所以让你好好待在成都,别来战场。”

  刘荨道:“我不出来看看,哪知道这有多危险,你们有多辛苦?还是看看最好。”

  说完,刘荨又继续絮絮叨叨。

  司俊知道这是刘荨自我减压的一种方式,反正在自己帐篷里,没有其他人看见,就随他去了。

  等念完,刘荨就能恢复了吧。

  念完之后,刘荨的确恢复了。不但恢复了,他还找到了破解藤甲的方法。

  刘荨当夜去了系统小屋,揪着萧悦问了一下藤甲的事。果然,这是萧悦曾经给他讲过的睡前故事中提到过的。

  萧悦道:“《三国演义》诸葛亮三擒孟获了解一下。藤甲是用桐油浸泡,非常易燃。你找个风向适合的时机,来一招火烧连营呗。”

  刘荨当即让人准备点火的材料,第二天就用火箭伺候。

  嗯,这里的火箭可不是升天的火箭,是箭头包裹有引燃物并点燃的木箭。

  得到破解藤甲的办法之后,司俊和将领们连夜开会,元士夜观天象之后,确定后半夜风是吹向南蛮营地,他们又打探到消息,南蛮为防汉军夜晚偷营,夜晚休息时被甲枕戈。他们应该今晚上放火,这一把火,可以烧得他们怀疑人生。

  于是全军上下立刻赶制引火材料,准备下半夜发动攻击。

  刘荨眼巴巴的等在营地里,目送司俊亲自带人去偷营。

  青礞留在他的身边保护他的安全。

  刘荨塞给司俊一打防护卡,就算一张防护卡只挡得下一次,一打防护卡总能多挡几次,打不过司俊应该跑得过吧?

  如果不是楚铭的法术卡除了他和司俊二人都不能用,不然给青礞一张,青礞也不需要以伤换伤。哪怕是一块乌青这种小伤,也是伤啊。

  青礞安慰道:“已经知道了藤甲的弱点,这次偷营危险应该不大,何况还有李园和付风两员猛将,陛下不用担心。”

  刘荨表示一点都不放心:“李园和付风?他们不是被南蛮那个女将打败了吗?他们身上还有伤,能有什么用处?”

  青礞道:“他们二人武力并非不如那女将,只是轻敌而已。”

  刘荨道:“战场上还轻敌,那我就更不放心了。”

  青礞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好了。

  于是刘荨继续站在营门口望眼欲穿,让他回帐篷休息都不去。

  不看着火光燃起来,不守着司俊回来,他心里不安。

  这一场战斗一打,就打到了天明。

  虽这场火烧得对方措手不及,但毕竟对方是骁勇善战的民族,即使藤甲被破,要打也不容易。

  不过战果十分显赫。

  司俊没听人说首领禄伟出来应战,本以为禄伟不在营中。没想到禄伟和他亲眷,皆在营中,他一次性将禄伟全家都逮住了。

  听投降的人说,他们领地情况十分危急,首领也担心染病,所以带着亲眷住在了军营中。藤甲兵本是首领亲卫,若不是首领来了,藤甲兵也不可能出现。

  藤甲兵是南蛮最后的底牌,现在底牌毁了,他们也无计可施了。

  刘荨本以为,要驯服南蛮,也要来个七擒七纵。谁知道这一次,对方就投降了。

  后来一想,七纵七擒孟获是为了收复孟获这员大将,不然孟获宁愿死也不投降。他们又不是为了要人才,只是为了要南蛮这块地,哪需要七纵七擒?

  南蛮现在瘟疫横行,说不定首领早就想跑了,只是放不下心中责任。现在既然都吃了败仗,那就投降吧。听说汉人优待俘虏,俘虏吃的比士兵还好,不亏。

  刘荨听到这一席话之后,非常生气,连忙问了士兵有没有这回事。

  底层兵卒憨厚的笑笑,道:“听说本来是这样的,不过咱荆州和外地不一样。”

  另一兵卒插嘴,道:“我原本是在其他地方当过兵,吃不饱穿不暖,日子确实还不比俘虏。、我也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要对俘虏这么好。等到了荆州,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个将军都这么想。我觉得荆州这样就很好。”

  刘荨使劲点头。

  就是嘛,自己人流血牺牲,吃的还不如俘虏,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做人可不能这么傻逼。

  元士听说后哭笑不得,他道:“这是为了显示大汉宅心仁厚,欢迎大家来投。”

  刘荨道:“要投早就投了,还需要这样假惺惺吗?靠着亏待真的为国为家牺牲的人,去厚待杀我们同袍的敌人,这仁厚的名声,朕不要也罢。俘虏,宽余时给他们好待遇也就罢了,比自己人吃的用的还好?不能忍。再好也不能好过自己人,这点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