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章(1 / 2)





  想来,这算是自己作死?凌蔚觉得有些小绝望。

  “成了,也就忙这一阵子。”黎膺摸了摸凌蔚的发顶,“待缅甸打过之后,朝内估计会安静一段时间。户部的事,瑾堂也忙得差不多了,想到其他部门躲一下懒,皇兄也不会阻拦的。皇兄大部分时候还是蛮好说话。”

  凌蔚心塞的点点头。

  ……黎膺在朝堂上出现,众人就知道这出征缅甸的人选已经定下来了。

  时不时把弹劾黎膺当日常来刷的人心里也有些虚。但看黎膺没有理睬他们,皇帝陛下也没有怪罪,那胆子又稳住了。

  在他们看来,一定是黎膺还有用,陛下还用的着他,才不办他。没看自己跳了那么久,皇帝陛下不也没怪罪嘛。

  在他们看来,世上哪有不猜忌的皇帝?皇家哪有和睦的兄弟?

  他们却不知,黎膺没理睬他们是视他们为蝼蚁。皇帝陛下没怪罪他们是没把他们放眼里。

  皇帝陛下觉得,与其把这几个人下了,上几个不太熟悉的人天天说一些新的脑抽话,还不如把这几个人留下来,反正他们说什么想什么,自己已经熟悉了。

  至于弹劾什么,三人成虎什么……这几人水准太差了,若是真拿出点实质东西弹劾,说不准皇帝陛下还能惊一下。他们天天弹劾黎膺的唯一说辞就是“功高盖主”,也就是说黎膺功劳太大,皇帝陛下你必须小心眼的猜忌他。

  就算有皇帝心眼小,听着这么贬损自己的话,恐怕第一想到的不是去办那个功高的人,而是去办那个说自己心眼小的人。

  功高盖主那是要温婉的说的,那是要用实际例子证明的,而不是张着嘴直接用来说的。

  直接说的那是傻逼。

  哪个皇帝会让人觉得自己是因为臣子功劳太大压不住才杀人的?就算实际上是这么回事,也得扯一张遮羞布吧?

  何况皇帝陛下是丝毫不猜忌黎膺。

  虽然有各式各样不和谐的言论出现,但黎膺成为出征缅甸的总指挥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从陆地上进攻的两位副将是轩辕豹和宁贤,从海上进攻的两位副将是史慈和凌韫——轩辕豹和宁贤虽然也善水战,但史慈和凌韫显然对南方的海域更加了解。

  至于负责后勤的总指挥,则是凌蔚这个毛头小子。

  本来还有人说凌蔚年纪小不服众,谢荣慢悠悠的冒出来说他服,有谁不服,其他人就蔫了。

  户部尚书都说这个人好,这后勤粮草本来就是户部的事,难不成其他部门还说自己能成?

  这事就这么定了。

  皇帝还特意宽慰凌梧。看,虽然你受伤了不能为你手下的将士们报仇雪恨,但是朕把你两个儿子都派出去了,他们一定能代替你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人物,妹夫你就乖乖的呆在京城养伤吧,一切不用担心!

  凌梧本来就担心这次出征后自己威望会降低。但见自己两儿子都随军出征,还都是那么高的职位,心里就安定了。看来皇帝对他还是很好的嘛,他们凌家还是能捞一笔很大的声望的。

  得回去跟大儿子好好说说,怎么勾心斗角,给其他副将使绊子,务必要把功劳全抢过来。

  凌韫差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没有御前失仪。

  下朝后,凌梧不仅要“教导”凌韫,凌蔚也被叫回了驸马府。

  凌蔚这还是第一次在凌梧回京之后过来。

  分了家的人,自然不可能时不时过来,即使父母在也不成,不然叫什么分家。这父母跟着大儿子住一起,赡养的义务自然也是大儿子的。只要凌韫不出事,基本上和凌蔚就没什么关系了。

  所谓分家,就是这么大的一件事。

  凌蔚若是有了媳妇,媳妇还能时不时的去见见常乐公主这个婆婆,请请安套套近乎。凌蔚没女媳妇,只有个男媳妇(如果黎膺肯承认自己是媳妇不是相公的话),那个男媳妇显然是不可能去请安的。

  因此凌蔚虽然思念常乐公主,也不好在凌梧明摆着不高兴的前提下跑过去见公主娘。

  现在正好是个机会。

  因为凌梧是武将,自然对带兵打仗说的更多。而在前线肯定比在后面押送粮草,功劳来的容易些。所以凌梧重点叮嘱的是凌韫。

  至于凌蔚。若是凌韫不跟着出征,凌梧还想着让凌蔚故意吃点小差错,最好让这次出征别成功(至于凌蔚会不会因此断送前途什么的他怎么可能会去想?)。但是凌韫凌蔚两儿子都跟着出去了,凌梧还是觉得,还是稳妥期间吧,别粮草出问题,把两儿子都栽在那。

  他现在就两儿子,通房丫头不少,但因为常乐公主那个妒妇,没个庶子庶女。如今又因为多次受伤气血虚了,不可能再有子嗣甚至不能重色,所以儿子还是很重要的。

  第六十七章 公主娘的祝福

  难得见到公主娘,凌蔚自然是准备了好东西去孝敬的。

  虽说刚分家的时候,凌蔚穷的一逼,家中资产估计还不如京城周边的大地主。但赖不住皇帝皇后都宠他,赏赐就没断过。

  再加上黎膺产业的分红,制糖制茶的利润,凌蔚现在的富裕程度和赚钱速度,估计能让京中许多人眼红了。

  不过他的财产不显山不露水,大部分打着黎膺和皇庄的旗号,倒也不引人注意。

  但对着公主娘,他还是不会吝啬的。

  至于送给渣爹的,那就中规中矩尽力哭穷了。

  于是凌蔚拉了一车庄子里产的农产品作为表面上孝敬父母的东西,又暗搓搓的揣了一袋子在甘州收集的、来自西域的、在京城中也算是非常稀有的宝石,准备单独塞给公主娘做礼物。

  凌梧当然知道凌蔚分家的时候分了多少东西,所以当凌蔚拉一车农产品来的时候,除了感叹凌蔚真穷之外,对凌蔚的孝心还是蛮受用的。

  至少面子上看起来,凌蔚还是非常孝顺的嘛。

  再加上凌蔚之前捧着他捧的很舒服,凌梧对凌蔚“教导”的时候,相比对凌韫的谩骂,要温和许多。

  凌蔚总算知道自家大哥为什么对渣爹这么深恶痛绝。自家大哥虽说恋母这方面有点咳咳,但大部分时候,在他这个年龄段的人中,也算得上佼佼者了。不然皇帝也不会认命他为副将,去进攻缅甸。

  结果在凌梧面前,被训的跟不是个人似的。任谁都受不了。